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0-01-19 17:09:18
从内向到社恐

我也曾想过,上了大学没有他在身边,我又该怎么办呢?我只是单纯地觉得,茫茫人海,再遇到一个愿意“认领”我的外向朋友并不难吧。可是事实是我的幸运并没有从初高中一直延续到大学,我的“内向”也逐渐转变成了“社恐”。

面对纯粹的陌生人,我可以和他们比较轻松的聊天,有时候甚至还会主动跟他们说话;面对生活关系非常近的人,比如舍友、初高中的好友、父母以及比较亲的亲戚,我都可以正常的聊天,与常人无异。问题出在那些曾经见过面,但又不是很熟的那些人身上,不要说与他们交流了,连打招呼都令我恐惧万分。每一次班会,每一次院系活动,都对我来说是一场挑战,全程紧盯着手机屏幕,生怕与认识的人目光相对,每一次”不慎“对视,我都感到极度自闭、忍不住冒汗。我听说确实有很多人不喜欢和半生不熟的人打招呼,有时也会想办法回避,但向我这般煎熬的可能为数不多。但是,也有一个人例外,因为每次碰见他,他都会主动地先和我打招呼,尽管都是打招呼之交,但我们的打招呼之交都是完美的。其实我也并不是对每一个半生不熟的人如此恐惧,我曾经和专业课的班长一直都能正常的说话,直到有一次我们有了一个尴尬的会面(也没多尴尬,真的是很小的一件事),从此以后我就开始躲着他打招呼了。是的,我发现我似乎有着很习惯逃避,看到的不知道怎么回最好的消息就假装没看到,直到再也没有人给我发消息。

我在大英课上学到一个单词叫self-conscious,这也许就是我状态的最准确描述吧。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,又混杂着一些自我怀疑,这一切的来源,应当是自卑和懦弱吧。我看到说心理有问题的人要去主动“get help”,可是对于我来说,要想寻求帮助从而解决我社交的问题,就得先去通过社交寻求帮助,而这恰恰成了死局。

幸运的是,尽管以上种种,我在校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不算情绪低落。我也说过,我本身就是一个内向的人,享受也喜欢孤独,一个人也可以听歌看书旅游,轻松而愉快。只是,大学这个环境,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开朗活泼的21世纪未来领导者。许多科学家和思想者是内向者,但我只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(这点其实我看的倒蛮开的)。但学习上遇到了难题,我无法通过讨论与交流获得深入的了解;当兴致勃勃地打开竞赛报名表,却发现有一项是希望共同组队的队友。是啊,交流和合作的确是一个优秀大学生的必须品质,我得逼着自己去交友,不是吗?但我连打招呼都是一种煎熬,又怎么可能去主动建立一段友谊呢。无数次因为自己的社恐错失机会后,我都忍不住想,如果那个高中好友还在我身边就好了。。。

 

 

 

lijuan 回复于 2020-03-10 12:49:47

   同学,你好,看完你关于自身“社交恐惧症”的描述与分析,能感受到那种“不自在、很奇怪、尴尬”等让人难受的情绪,这也令你感的痛苦和自我怀疑,正如你自己所说的,这一切或许都源于“自我怀疑”和“自卑”。

我不知道你的人生经历中是哪些事情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,或许在那些重要事件中留下的“小创伤”会让你更加警惕自己在人际中表现不好的地方,可是人本来就是不完美的,人际中的表现更是因为多方原因常常都存在“瑕疵”或者“尴尬”,所以本着“完美主义”期待的你就只能将自己“隔离”开来,以避免犯错。可是不犯错之后的孤独与怕犯错的紧张也都不是很舒服的感觉。

如果要解决社交恐惧,或许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是个还不错的办法,或许只是从面对一个你信任的咨询师开始会更容易一些吧。另外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你自己“接纳自我”,接纳肯定你自己的“优势”,接纳理解你的不足和犯的那些“小错误”。当然,那些让你觉得安全的人,也可以多保持接触哦~与他们的互动也会帮助你有所改善和成长。

上一主题:也与世界格格不入 下一主题:过年回家不回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