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

你当前的位置:心理百科 > 来访者心语

生命的形式

编辑:liuyan    日期:2016-06-22 13:12:40

我们呱呱坠地之时,犹如一张白纸,既是一无所有,又是无限可能。等到长大成人,在社会中取得一种身份,从事一种职业,“无”变成了“有”,无限也变成了有限。我们每个人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。也就是说,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责任,扮演着某种角色,而每种角色各有其固有规则,也各有追求目标和价值标准。这一切为我们的一生规范出一种大致的生存模式。

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,但是庄子却对这种平常而自然的事情提出了怀疑和否定。他觉得,固定下自己的生活方式,表明世人囿于外物,终生不得开悟,是非常可悲的事情。我们的生命固定在一个形式中,失去多样生活的可能,就好像“作茧自缚”一样。

当然,我们的生命不能不以某种形式存在,但是往往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陷于这种形式。一旦我们习惯了自己的生存模式,认为这种形式就是真正的我,那么一旦境遇陡变,原有的形式被破坏,我们就会对世界产生困惑,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产生困惑。我是谁?我是什么?

再者,每种生命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追求目标和价值准则,但是,这些可以当作生命“固有”的价值么?比如现在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大约不外乎功名利禄,可是这些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么?再多的外在事物,终了仍旧会和生命本身分离,不能给人以真正的满足。

卢梭说人生而自由,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。有些现代哲学家也宣称:人生在本质上是荒谬的。但是生命总是充满了矛盾。人不能囿于某种形式,这样我们会失去自由,但是,倘若我们不去扮演某种角色,获得一种存在形式,我们又如何证明自我生命的存在呢?我之为我又是什么呢?

庄子告诉我们:当个体生命被某种形式固定的时候,我们是有限的,不自由的;相反当我们抛弃了外在的一切,大化于道时,我们就有了无限的可能,获得了绝对的自由。正如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所说的那样:若夫乘天地之正,而御六气之辩,以游无穷者,彼且恶乎待哉!故曰: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”

庄子笔下的存在形式,确实令人向往,可不得不承认,这种自由过于飘渺,我们没办法借此存身于现实世界。我们能做的,无外乎不断超越各种限制,努力追求更大的自由。但是我们得承认,更大的自由也仍然是有限的自由,而且在追求的过程中,必然伴随着痛苦、对抗与茫然。

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。庄子的妻子死了,惠子去吊唁,走到门口发现庄子正在敲着瓦盆唱歌。惠子指责庄子说:“你的妻子和你生活了那么多年,养大了你的孩子,还侍奉你,现在她死了,你不为她哭泣就算了,竟然还敲着瓦盆唱歌,真是太过分了!”庄子是怎么回答的呢?庄子说:“不是那样的。她刚死的时候,我也很伤心。但是我又仔细想了想,一个人原本是没有生命的,人的生来死亡,就好像四时转换一样。如今她安息在天地这所大房子里,我为什么要伤心呢?

庄子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。对任何一个个体而言,过去没有“我”,未来也没有“我”,“我”不是一个必然存在的事物。况且,每个人都是“我”,但是每个“我”在别人的眼里又都是“他”,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。这世上每分钟都有人在出生,有人在死去,“我”对大多数人的生死一无所知,大多数人对“我”的生死也漠不关心。这样一来,生亦何欢,死亦何苦呢?

可是我们必须承认,我们所拥有的,只是个体的生命立场。人世间这个大角度没办法代替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。回到个体生命的立场,只有“我”才是真实的存在,“我”有“我”的生老病死,喜怒哀乐,爱恨情仇。当“我”不存在的时候,这世间万物对“我”而言,也不复存在。所以,“我”的生命当然是有意义的,是非常珍贵的。

西谚讲“每枚硬币都有两面”,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立场来看。上面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有其意义所在。但是实际上,我们更多人,可能是同时拥有这两种观点的。陶渊明有首《形影神》的诗,是这样写的: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。应尽便须尽,无复独多虑。这首诗看似豁达,但仔细想来,却觉得充满了对于生死问题的焦虑。我从自己的短暂的人生经验来看,如果真的不在意一件事情的话,根本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,当为某事所困之时,才会不断的被此事所困。以此来看庄子,大概是他经常为生死问题所困,才会不断思考如何超越吧。

庄子的人生观固然美好,但那更像一种文学性、幻想性的存在。我们生活在俗世,自然要以俗世的生存方法来存在,用生活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。也就是说,我们必须把无限的可能投入在具体的形式中,这样才能实现自我。我们从事某种职业,也是在做一种人生选择,这种选择,证明了个体存在的价值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文/ 花下眠

访问次数:25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