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

你当前的位置:心理百科 > 咨询师手记

聚焦篇二:体会(felt-sense)

编辑:liuyan    日期:2013-04-16 15:11:27

请你让自己安静一下,然后回忆一个陌生人迎面而来时的情境,伴随着这个意象,一些感受会慢慢涌现上来,这些感受也许用一两个词还无法捕捉得的,但是似乎又有些什么,就在那儿。为了让这种感觉变得可以辨识,请你再次进入想象,邀请你生命中亲密的人过来,体会与他/她在一起时带给你的气氛,如果你的感觉就在那里,被你保留在某个处所了。是的,那很有可能是身体。体会身体某个部位是否似乎在发生一些变化,承接着不同情境中你的体验。再次分别体会这两个情境,是否它们带给你身体不同的反应呢?那种反应有什么样细微的差别呢?也许可以试着用一些具有质感的词汇来形容它们。

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情境和问题,在你有了上面的体会之后,你会发现这些问题从来不仅只是一个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,它总是有情感的、情绪的、感觉的、具体的,所谓问题来临,即你正处在体验到的困难感中,并非这个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做“某某”问题的东西。这些对情境的反应,被人本主义的治疗师称之为“对感觉的反应”(reflection of feeling),后来演化为“体验式的反应”(experiential response)。

当我们说“很烦”、“我好希望……但却受到……的打击”时,这些情况其实并不是真正的“情绪”状态,“烦”只是一种捷径词汇,其后有更广泛而原始的感觉,一种更复杂的体验,里面凝聚着一些强烈的感受,但是当下的我们并不清楚的了解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什么,这种感受也不是存在于内部的一个实在物体,而是一个我们面对情境时,对我们所处的、引发的、流动着的、被感知着的,的整体的体会“felt sense”。这个体会也会传递信息,我们正如何解释和理解着身处其中的情境。作为咨询师,我们不会主要考虑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,而是考虑人与其带入情境的心理状态,这些状态只有在具体的某些情境下才会被感知到(如上面与不同的人,在一起时被激活的不同状态)。咨询中,如果对更加复杂的体会进行反应的话,事情就不同了。

我们天生具有与这种体验之流相处的本领,只是鲜有光顾,粗糙待之,偶尔光顾,我们会体会到内心的澄静、包容和流动。日本的俳句蕴含禅宗的精妙,极简的话语中传递深邃的存在感。俳圣松尾芭蕉的《古池》为其中的代表作。

古池や  

蛙飛びこむ  

水の音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译文:古池  一蛙入水  水的音)

读后如何呢?

体会常常如此出其不意的以身体的感受、情感、语言或事件,令你全然当下。生活中偶尔停下来,与体会打个招呼也便是柳岸花明呢。

访问次数:3227